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發展歷史
1961年美國桑第阿實驗室(Sandia National Iaboratories)的高級研究人員懷特菲爾特(Willis Whitfield)提出了層流(laminar flow),現稱為單向流(unidi-rectionalflow)的潔凈空氣流組織方案,并應用于實際工程。同年美國空軍制定頒發了世界上個潔凈室標準TO-00-25-203空車指令《潔凈室與潔凈工作臺的設計與運轉特性標準》。
20世紀60年代初至70年代未是中國潔凈技術的起步和奠基階段,在這一期間,從設計制造多種型式的潔凈工作臺(clean bench)開始,繼而與潔凈室配套的凈化設備相繼試制成功,陸續設計制造了風淋室、氣閘室、物料傳遞窗、余壓閥等相關設備。隨后,結合中國國情,參考國際標準先后制定了《高效濾料性能實驗方法、穿透率和阻力》(GB 6166-85),《塵埃粒子計數器性能試驗方法》(GB 6167-85),《層流潔凈工作臺檢驗標準》(GB 6168-85)等多個標準。
1999年我國建筑工業行業也出臺了《層流潔凈工作臺標準》(JG/T 19-1999),這時的潔凈工作臺能達到100級甚至10級的凈化等級(潔凈度等級是根據懸浮粒子濃度指標來進行劃分的,如100級指潔凈空間單位體積空氣中,微粒的大濃度限值為100)。即將出臺醫藥行業的標準技術要求可能更高,可望對于統一試驗方法、規范制造程序將起到重要作用。
工作原理
潔凈工作臺的工作原理是通過風機將空氣吸入,經由靜壓箱通過高效過濾器過濾。將過濾后的潔凈空氣以垂直或水平氣流的狀態送出,使操作區域持續在潔凈空氣的控制下達到100級潔凈度,以形成無菌的高潔凈的工作環境
分類
潔凈工作臺根據氣流模式,可分為水平層流潔凈工作臺和垂直層流潔凈工作臺。如圖2和圖3所示。
1.水平層流潔凈工作臺:其工作區氣流模式為水平層流。
2.垂直層流潔凈工作臺:其工作區氣流模式
為垂直層流。垂直層流潔凈臺根據操作區操作方式的不同,又可分為單面操作垂直層流潔凈臺和雙面操作垂直層流潔凈臺
使用方法
1.接上220V、50Hz的交流電源。
2.按需求輕觸操作面板中相關功能鍵。
3.使用前,將玻璃門底邊降至底端,打開紫外燈,消毒半小時以上。
1)消毒時,人應離開房間,以保護眼睛和皮膚,避免因不慎暴露而造成傷害。
2)紫外燈管的強度按廠家的規格說明定期檢測,建議每季度一次,不合格則更換。
4.將玻璃門底邊升降至合適高度處,打開風機,運行半小時后才能正常進行柜內實驗操作;為了保證操作的安全性,提前將實驗用品放置在安全柜內。
5.使用完畢后,將玻璃門底邊降至底端,打開紫外燈,消毒半小時以上后再關閉設備 [2] 。
應用范圍
潔凈工作臺廣泛應用于需要局部凈化的區域,如實驗室、生物制藥、光電產業、微電子、硬盤制造等領域,醫藥衛生、食品、醫學科學實驗、光學、電子、無菌室實驗、細胞培養、植物組培接種等需要局部潔凈無菌工作環境的科研和生產部門。根據潔凈工作臺氣流模式的不同